English

我是一个光明人

1999-06-21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青年编辑记者代表、电脑网络世界周刊主编 张碧涌 我有话说

十四年前,我还是一名高中生。那年,高考的作文题是:《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一封信》。老师告诉我:光明日报是一张中央大报,主要是面向知识分子的;所以,这封关于教育的信应该写给光明日报。

十三年前,我在清华大学的校园里第一次看到了光明日报。从那时起,每天下了晚自习,我都赶到学校图书馆,在阅报栏里找到那张版面清新、格调高雅的光明日报,品味良久,直到关门的老师傅提醒:“闭馆了,明天再来吧!”

七年前,我来到光明日报做毕业实习。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天下午,我得到了被报社正式录取的通知。我骑着自行车一溜烟向学校奔去,一种神圣的使命感从心底油然而生。我不停地对自己说:“从今天起,我就是一个光明人了!”

六年前,我被报社选拔到第一期重点报道组。盛夏时节,我顶着烈日从北京的东城跑到西城、南城跑到北城,努力捕捉着每一条有价值的社会新闻。我不敢有丝毫懈怠,更没有叫苦叫累,因为我知道:我是一个光明人。

五年前,我因劳累过度,突发疾病,住进了医院。在我永生难忘的24小时里,陪伴在我身边的是光明日报的领导和同志们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与我并不熟悉,有的甚至根本不认识。同屋的病人看到这么多人来照顾我,以为我是什么有来头的人物。我告诉他们:“我没有什么来头,光明日报就是我的家,报社的同志就是我的亲人。”

一年半以前,写惯了新闻稿、编惯了报纸版面的我接受了一项全新的任务:创建光明日报的网上站点。报纸天天在出版,网站就一天也不能停,所以,尽管现在歌里唱道:“常回家看看”,我却已经连续两年春节没有回家看看了。但我没有丝毫的遗憾,因为,一位读者在春节期间发给我们的电子邮件中这样写道:“我离开祖国已经整整12年了。看到光明日报的网站,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。”

一个多月以前,在欧洲,在北美,无数海外赤子游行示威,愤怒声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暴行。而他们手中高举的许杏虎、朱颖烈士的遗像,就是通过光明日报的网站传遍五大洲的。在那些日子里,我们部门的同志们每天都从黎明工作到黄昏,再从夜晚工作到早晨。网站的页面浏览量达到了创记录的每天150万次。一位美国读者在来信中用英文写道:“我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流下了眼泪。你们的报道太感人了。”十几位在南京学习的美国留学生来信说:“请你们相信,美国人民并不支持我们政府在南斯拉夫的行动。”

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。知识分子是知识经济的主体。光明日报是主要面向知识分子的报纸。我是一个光明日报记者。这些天,我经常和报社里的青年同志们推导着这样的逻辑关系。作为新一代的光明人,我们唯有努力,不懈地努力,才能将五十年来光明日报的前辈们创造的“真理标准讨论”般的辉煌继续下去,并且创造更大的辉煌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